最新資訊
正航整理拖拉機可靠性設計評審辦
2015-07-03 來源: 作者:佚名 閱讀:次
正航整理拖拉機可靠性設計評審辦
1 范圍
本標準規定了拖拉機可靠性設計評審辦法。
本標準適用于拖拉機新產品或改進產品進行可靠性設計評審(方案設計評審和最終設計評審等)。
2 可靠性設計評審目的
2. 1 可靠性設計評審的目的在于提高產品的設計質量,以實現產品可靠性和經濟性的目的。
2. 2 可靠性設計評審不能代替為履行技術責任制而進行的逐級審核,而僅是對其審核的一個重要補充和監督。
3 設計評審的目標
3. 1 檢查產品可靠性設計的正確性,如可靠性指標、可靠性分配和預測、關鍵零件的應力分析、用材、環境要求和試驗、失效模式及其影響分析和其它可靠性方面的問題。
3. 2 評價產品設計是否滿足設計任務書或合同、標準、設計規范和有關規定對可靠性的要求。
3. 3 提出產品設計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改進措施。
3. 4 審查為達到產品所要求的可靠性指標提出的研制、試驗驗證程序和技術保障措施。
3. 5 評審產品使用中所需要的備件、工具和維修性。
3. 6 評審簡化產品結構和制造工藝、降低成本的可能性。
4 設計評審組織
4. 1 設計評審人員的組成
4. 1. 1 可靠性設計評審組由各方面有經驗的非直接參加設計的專家組成,評審組由設計項目的工廠主管部門負責組織,一般由7~15 人組成。設組長1 名,秘書1 名。組長一般由產品主管技術領導或上級設計師擔任,應對被評審的產品設計要求有深入的了解;秘書一般由質量保證部門或可靠性管理部門的代表擔任,對質量控制、可靠性設計和管理技術比較熟悉,能協助組長做好評審的組織和計劃工作。評審組的職責一般可按附錄A(提示的附錄)的表A1 執行。
4. 2 設計評審組的任務
4. 2. 1 對設計結構按專業分別進行分析和審查,對匯總中存在分歧的問題進行集體研討。
4. 2. 2 對設計是否滿足設計任務書或合同和有關標準、設計規范的要求,提出明確的評價意見和改進設計的具體建議,設計評審后必須單獨寫出評審報告或建議書。
5 設計評審內容
可靠性設計評審可根據產品設計階段分兩次進行,即方案設計和最終設計評審。
5. 1 方案設計評審內容
評審設計方案的合理性與可行性:
a)審查方案設計說明書;
b)審查產品可靠性模型。可靠性模型應由功能框圖導出各分系統之間的可靠性網絡,為可靠性指標分配提供依據;
c)審查設計任務書中產品可靠性規定的指標;
d)審查可靠性指標分配的合理性,把對整機的要求轉為對各個子系統的要求,進行分析平衡,為可靠性管理提供依據;
e)影響可靠性的主要問題分析及評價,包括對可靠性、安全性和維修性;
f)通用零部件的選擇和計劃控制,關鍵外協、外購件的落實和自制件的工藝繼承性;
g)可靠性增長計劃。
5. 2 最終設計評審內容
a)樣機試制報告,包括材料、工藝方面的缺陷分析及技術攻關措施;
b)樣機可靠性試驗報告;
c)樣機的故障模式及其影響分析;
d)樣機的故障樹分析;
e)產品可靠性增長總結與投產前樣機可靠性評估;
f)產品可靠性技術保障計劃,包括批量生產質量控制要求,關鍵件和外協、外購件質量控制要求;
g)產品設計圖樣和技術文件,包括產品可靠性設計計算資料。
6 可靠性設計評審程序
設計評審包括準備、預審、評審會議和追蹤管理四個階段。
6. 1 設計評審準備階段
a)編寫可靠性設計分析報告;
b)提出評審要點;
c)組織可靠性評審組;
d)列出評審活動計劃,明確分工;
e)制定檢查清單,可靠性檢查清單包括的主要內容可參照附錄A的表A2。
6. 2 預審工作由評審組成員根據檢查清單按分工和職責進行,審查中發現的問題應做記錄,評審組匯集、討論預審中發現的問題后,應向主管設計師反映。
6. 3 評審會議應按以下程序進行:
a)由主管設計師作設計質量分析報告;
b)評審組提出并討論有疑問或有分歧的問題;
c)研究和討論評審結論,起草評審結果報告或建議書。
6. 4 經評審,設計不符合可靠性要求時,則應進行設計并再次組織設計評審。對設計評審中提出的問題,要制定對策,限期落實,由質量改進保證部門或可靠性管理部門負責進行追蹤管理。
7 可靠性設計資料
7. 1 可靠性設計評審前,設計組至少提交具有下列內容的文件:
a)設計依據、目標和達到的水平;
b)設計的主要特點和改進說明;
c)本階段完成的可靠性分析和試驗報告;
d)對重要問題和薄弱環節的分析和對策;
e)提交審查的設計、試驗資料和有關原始資料;
f)可靠性設計分析結論。
7. 2 可靠性設計評審報告應包括:
a)評審組名單及分工;
b)設計目標及達到的水平;
c)審查項目及檢查結果;
d)重點問題審查結論;
e)評審結論及建議書;
f)不同意見備忘錄。
下一篇:
正航整理內燃機 水散熱器產品質量分等
